名言:徒善不足以為政,徒法不能以自行。
典出: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上》
釋義:只有善德不足以處理國家的政務,只有法令不能夠使之自己發(fā)生效力。
相關評論:孟子認為。如今的君王雖有仁愛之心和仁愛之名,但百姓卻享受不到他的恩澤,其政治也不可為后世所效法,這都是因為“不行先王之道”的緣故,所以說,光有好心腸不足以為政,光有好辦法自己也做不了,因此必須要“遵先王之法”,治國安邦只要“行先王之道”。
名言:戰(zhàn)戰(zhàn)栗栗,日慎一日,茍慎其道,天下可有。
典出: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
釋義:辦事小心謹慎,一天比一天小心謹慎,如果能謹慎地按此道理行事,天下就可以獲得了。
相關評論:“初見秦”,即初次見秦王。實際上這是作者求見秦王的上書。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勸秦昭襄王用戰(zhàn)爭統(tǒng)一天下。經過長期的兼并戰(zhàn)爭,到戰(zhàn)國末期,歷史發(fā)展要求建立一個統(tǒng)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。作者通過對當時形勢的分析,頌揚推行法治的強秦“號令賞罰,地形利害,天下莫若也“,指出它早已具備統(tǒng)一天下的條件。而此句強調了謹慎辦事的重要性,只有細心慎重的人能堪當大任。
名言: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
典出:《易傳·系辭傳下》
釋義:善行不積累,就不能成為一個聲譽卓著的人;惡行不積累,就不會成為毀滅自己的人。
相關評論:此句將積善與成名,行惡與滅身聯(lián)系起來,勸誡人們,多做善事,不做惡事,所謂“勿以惡小而為之,勿以善小而不為”,災禍或是福報都是由自身的行為決定的。
名言: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
典出:《紅樓夢》
釋義:天下是沒有什么所謂的難事的,因為所謂的難事只要遇到有毅力、有決心、有恒心的人,就會被化解。
相關評論:此句鼓勵人們要有決心和毅力去克服困難,迎接挑戰(zhàn),實現(xiàn)自己的目標。
名言:君子不以言舉人,不以人廢言。
典出: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
釋義:君子不因為某人的話說得好就推舉他,也不因為某人不好就否定他的一切。
相關評論: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本篇包括42章,本篇內容涉及到孔子的“君子小人”觀的若干方面、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,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??鬃诱J為,人的品格和言行不一定相一致,所以不能以人廢言,表現(xiàn)出對人和人性的深刻認識和理解。